馬長生,首都醫(yī)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(yī)院心臟內科主任。
心房顫動簡稱房顫,是21世紀以來的心血管流行病。據(jù)估計,全球房顫患病人數(shù)約3350萬人,僅我國就有800萬人罹患該病,而且這個數(shù)字還在不斷增長。在40歲以上人群中,男性患房顫的風險為26%,女性為23%,也就是說,平均每個人患上房顫的概率在四分之一左右。炎炎夏日是房顫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,人們更要注意保護心臟。
人的心臟有兩個心房、兩個心室,正常心跳時,依次是心房收縮→心室收縮→心房心室一起舒張,由此完成一次心跳。人們感覺到的心跳,通常就是心室的收縮。但如果心房無規(guī)律顫動,不能正常收縮舒張,就是房顫。有的心房顫動能帶動心室完成一次收縮舒張,有的心房顫動則不能,最終導致自我感覺心跳十分不整齊,毫無規(guī)律。
一、房顫患者數(shù)量攀升
房顫是一種常見心律失常疾病,老年人是高發(fā)人群。如今,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,房顫患者的數(shù)量正在不斷上升。
房顫的危害是多方面的,不僅顯著降低患者生活質量,也給社會和個人造成巨大經(jīng)濟負擔。研究證實,房顫可使卒中風險增加5倍,心衰風險增加3倍,癡呆和死亡風險增加兩倍。
有人會疑惑,為什么心臟的毛病,會導致腦卒中高發(fā)呢?事實上,腦卒中患者中,約1/5都是由房顫導致的。這是由于房顫患者的心房不能規(guī)律地收縮舒張,血液容易在心房內瘀滯,進而易凝固形成血栓。血栓如果脫落,隨血液循環(huán),可栓塞在身體的任何部位,其中栓塞在腦血管的概率最大,危害也最大,可導致腦卒中甚至猝死。研究表明,合并有房顫患者的腦卒中患者,致殘率明顯大于無房顫患者。
研究還發(fā)現(xiàn),房顫與心衰互為因果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美國一項研究表明,心衰患者房顫的年發(fā)生率約為54%,房顫患者中心衰的年發(fā)生率約為33%。合并心衰的房顫患者,遠期預后差,再住院、住院天數(shù)和住院死亡率均顯著增加。近些年來,房顫住院率的增長甚至超過了心梗和心衰。
二、三分之一患者發(fā)作無癥狀
房顫的相關癥狀主要是心悸、氣短、頭暈,嚴重者在房顫轉復時,會伴有長間歇,還可導致黑曚,甚至暈厥。但也有近1/3的房顫發(fā)作是沒有癥狀的,這使得該病更具隱匿性。
生活中,數(shù)心跳、摸脈搏,可幫助人們早期發(fā)現(xiàn)房顫跡象。常有患者描述為“有時快,有時慢,一點規(guī)律都沒有”。發(fā)現(xiàn)異常跡象時,及時就近檢查心電圖即可確診房顫。老年人尤其合并疾病較多的人,更應重視每年體檢,這樣能幫助發(fā)現(xiàn)隱匿性房顫。除此之外,隨著科技進步,一些便攜式、穿戴式心電監(jiān)測設備也可幫助及時發(fā)現(xiàn)隱匿性房顫,更有助于早發(fā)現(xiàn)早治療。
此外,雖然目前房顫的發(fā)生機制研究尚不明朗,但是綜合管理合并癥,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,可起到預防房顫的作用。積極治療高血壓、高血糖,戒煙戒酒,減輕體重,有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的患者接受氧療,可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房顫。
三、治療房顫的三大對策
1.長久之策:預防房顫的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并發(fā)癥。
抗凝治療可使卒中風險降低60%-70%。國際上公認的CHA2DS2-VASc積分可以用來指導患者抗凝治療。CHA2DS2-VASc積分:心力衰竭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血管病、女性和年齡65歲-74歲分別積1分,既往栓塞史和年齡75歲及以上分別積2分,總分≥2分的患者,就是卒中高危患者,應該規(guī)律服用抗凝藥物。這里所說的抗凝藥物主要指華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藥,如達比加群酯、利伐沙班、阿哌沙班等,不包括阿司匹林。阿司匹林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卒中,其胃腸道出血和顱內出血風險并不低,房顫卒中高危患者應用阿司匹林無效,低?;颊邞冒⑺酒チ诛L險大于獲益。
另外,研究表明,非瓣膜房顫90%以上的血栓來自左心耳。經(jīng)皮左心耳封堵術,可通過預防左心耳血栓形成,達到預防卒中目的。其可作為抗凝藥物的補充替代治療,但是目前經(jīng)驗尚不足,證據(jù)不充分。
2.治標之策:控制房顫發(fā)作時的快速心室率,改善生活質量。
控制房顫發(fā)作時的快速心室率,可消除急性血流動力學障礙,提高患者生活質量,提高運動耐量,預防心動過速心肌病,減少血栓栓塞的機會。常用的藥物有:鈣離子拮抗劑、β受體拮抗劑、洋地黃類、胺碘酮、索他洛爾、普羅帕酮等。非藥物治療可考慮房室結消融+起搏治療,但該治療損傷大,往往不作為首選。
3.治本之策:轉復房顫心律,使之恢復并且長期維持正常竇性心律。
轉復房顫的方法籠統(tǒng)分為兩大類,藥物轉復和射頻消融手術治療。
目前國內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包括胺碘酮、心律平、索他洛爾等,藥物副作用大,長期服用可導致心臟或心臟外副作用。比如:胺碘酮長期服用可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、肺間質纖維化、心動過緩等??剐穆墒СK幬镏委煹哪康脑谟跍p輕房顫相關癥狀,但是維持竇性心律的效果有限,主要表現(xiàn)為減少房顫發(fā)作而不是消除房顫,藥物的促心律失常效應和心外不良反應也很常見。同療效相比,更應重視抗心律失常藥物應用的安全性。
導管消融治療可以根治房顫。導管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微創(chuàng)手術,通過插入導管在左心房與肺靜脈相連的部位發(fā)放高頻電磁波即射頻能量,將導致房顫的異常激動限制在肺靜脈內,使之不能外傳,并破壞病灶,從而達到維持正常心律、根治房顫及預防栓塞及卒中的長期的效果與目標。研究表明,導致房顫的異常電活動絕大多數(shù)來自肺靜脈,通過導管消融可隔離肺靜脈傳導的異常電活動,達到根治房顫目的。